鄂倫春人的飲食有什么特點?
過去,鄂倫春人的飲食以獸肉為主,魚、野菜為輔,后來傳入了米面。鄂倫春人喜歡食用狍子、鹿、犴、野豬、熊肉,同時也食用小動物和飛禽肉。做法主要有煮手把肉、烤肉、燒肉、燉肉湯、曬肉干、雜花菜、灌血清、骨髓油、生狍肝和腰子等。米面食主要有面片、油面片、烙面餅、燒面、面湯、油炒面、肉粥、稠李子粥、黏飯等。鄂倫春語稱油面片為“圖胡烈”,將搟好的面一片片揪進滾開的白水里,撈出后拌熟肉片、食鹽、野韭菜花等佐料,倒入加熱的野豬油或熊油,拌勻后食用。稠李子粥是鄂倫春族一種特殊的吃法,將稠李子放入粥中煮,爆開呈粉紅色即可食用,色艷味美。
鄂倫春族喜喝五味子湯和樺樹汁。每年春季的五六月份,在樺樹根部砍一個小口,樺樹汁便會涌出,清澈透明,甘甜可口。鄂倫春人還喝一種稱作“弟爾古色”的樺樹漿,將樺樹的外皮剝掉,用獵刀在樹干上輕輕刮下乳白色的粘稠狀樹液,其味甘甜清爽。
鄂倫春族人穿什么樣的衣服?
鄂倫春人穿的衣服主要是用狍皮縫制的,也用鹿皮和小犴皮。男皮袍有長袍和短袍兩種。男皮袍的襟邊、袖口均鑲有黑色薄皮云字邊,為了便于騎馬,前后左右開衩。短皮袍在狩獵時穿用。女皮袍的樣式與男皮袍大致相同,但前后不開衩,襟邊、袖口等處鑲有精美的薄皮云字邊,前襟、袖口、雙肩等處均繡有各種紋飾。老年人穿的皮袍,只鑲邊不繡花,著色較淡。皮袍的鈕扣過去用獸骨或硬木做成,后來也用銅鈕扣。過去腰帶用鹿犴皮制作,后來年輕婦女多扎黃、紫、藍色的布腰帶,而老年婦女一般扎素色的腰帶。傳統(tǒng)的皮褲較短,只及膝,還需穿套褲,用狍皮或鹿皮制作,上邊釘?shù)钠だK系在褲腰帶上,下面釘?shù)钠だK系在鞋靿上。婦女穿的皮褲褲腰兩側(cè)開衩,褲腿及褲口處均鑲有各種云字紋飾。
到了近代,各種布匹、綢緞傳入鄂倫春地區(qū),夏季男女都穿一種叫“查姆查”的布長衫。男人還穿馬褂、坎肩和布小褂。冬季,男人戴一種用完整的狍頭皮縫制的帽子,保留狍耳、眼、鼻,有的甚至將兩個角保留下來。婦女們戴猞猁皮帽子,或吊有皮毛、繡有紋飾的氈帽。夏季,男人戴一種用布做的尖頂?shù)?ldquo;巴里”帽。女人夏季戴一種叫“奇哈布屯”的頭飾。冬季穿的鞋有用狍腿皮做靿、狍脖子皮做靿底的半高皮靴。手套有“考胡路”、“瓦日格”和“沙日巴黑”3種,都是用狍皮制作的。
鄂倫春族用狍皮縫制一種叫“納納烏拉”的皮被。有兩種,一種是普通的,另一種是用冬季獵到的狍皮縫制的睡袋,做雙人睡袋需用8張袍皮,單人用6張狍皮。在野外狩獵時,獵人在冰天雪地里就宿于這種睡袋中。褥子有狍腿皮、狍皮、熊皮3種。